20130131

day118 一條龍殺人服務

Dachau : The Crematorium
Nine rooms from alive to ashes


一行長排 9 個房間的火葬場,提供一條龍式由毒氣宰殺至火葬服務。
由左門活生生入屋,到最右門時灰都無得剩了。


多麼明朗的大藍天啊!
實在和今天的目的地不相配。
我們來到藍天下 Dachau 陰森的火葬場。
見識了他們殺人至毀屍滅跡的超完善系統。
大開眼界 *0*

如果《SAW》的機關房有得參觀的話,
大概是如此感覺,
會讓人不禁為創建人的變態式細心鼓掌。

上次來 Dachau 時間緊逼,
未能找到這個有名的火葬場就雞咁腳走了。
原來它是在主樓的另一端、
隱沒在河邊林後的角落。
鬼祟的作業果然是處於鬼祟的位置。



原本主樓屋頂上漆上了白色大字。
第一次到訪時,屋頂蓋上了厚雪;今天融雪了,可是屋頂上甚麼字也沒有啊!
80 年的風吹雨打,洗刷掉一些歷史痕跡,唔.... 只有實體的痕跡而已。

-*-*-*-

The new crematorium
nickname : 'Baracke-X' (Barrack X)
朋友說,去完後心情灰灰的....
這個建於1942-43 年的新火葬場,
是要應付激增的死亡人數需要而出現的。
它雖增設了毒氣室,但只作了個別及小群人的毒殺,未有用作集體屠殺。
倒是在附近範圍有不少行刑和謀殺進行。
論使用率,焚化爐高很多,日以計夜地燒著屍體。

難得建了精心佈局的毒氣室,居然沒有常用的原因,是德軍認為毒氣室要十來分鐘才殺到人實在太慢了。不是在搞黑色笑話,是展示版正經寫的。

Floorplan of the New Crematorium

服務範圍:
脫衣 衣物消毒→ 等候以為入浴室→ 驚覺放出的是毒氣不是水→ 歇斯底里呼救抓牆→ 惶恐,窒息,然後死亡→ 屍體被搬至已有很多具屍體堆積的房間→ 待焚化→ 焚化爐→ 灰飛煙滅→ 神不知鬼不覺

由左至右,各房間用途:
1 Disinfecting chambers
2 Entrance
3 Waiting room
4 Disrobing room
5 'The Showers' - Gas chamber
6 Flaps for prussic acid poison gas (Zyklon B)
7 Death chamber 1
8 Incinerator room and Execution site
9 Death chamber 2
10 SS work detail leader
11 Living quarters of the prisoner work detail
12 Garage

The Gas Chamber
留意房間四方八面,天花板至地上的小窗小洞,
你猜是甚麼用途?
答得出的人都有做殺人犯的潛質吧?
(下圖開估)
早在讀書年代,
已很想試試走進毒氣室的滋味。
究竟那些年那些人是帶著怎樣的心情進入毒氣室的門口呢?

啊呀,去沖涼嗎?好呀一整年未有好好洗澡了.....
他們該是抱著懷疑心態,
脫衣然後進入這間沖涼房 ,在剛搞得清實況之後就窒息了吧。






Poison gas Zyklon B
releasing holes
毒氣室的這些小孔小洞就是精粹喇~~

靠外牆上窗:從外監視房內情況
靠外牆下窗:運走屍體後放水清洗房間
靠內牆:釋放毒氣 Zyklon B 
天花板正方孔:把毒氣引至屋頂排走
天花板圓方孔:假扮洗澡用的水龍頭,誤導是洗澡房防止拒絕入房
地上方洞:釋放暖氣加快毒氣蒸發,及去水位

15 至 20 分鐘,這房間可毒殺 150 人。
變態的地方不是想得出,
而是想得出後還要有系統地認真執行這才夠恐怖吧。

-*-*-*-

Incinerator room


Dachau 的毒氣室當然不及波蘭的 Auschwitz 那間臭名遠播。
不過它那個黑暗作業,
想偷偷地毀屍掩飾罪證的焚化爐則頗臭朵的。

焚化爐入口恰好是一個大人的尺碼。
其實你們毋須欄著這些爐丫,
根本無人會打算把頭鑽進爐內去看個究竟吧......""

-*-*-

毒死後的屍體在焚化前堆積的房間。
The Old Crematorium
約燒了 11,000 具屍體。

Dachau 運作了數年後不敷應用,故建了規模大很多的新場。
Monument of the 'Unknown Prisoner'
見到新 Crematorium 後,可再往右邊小路走入,
會見到 Graves of Ashes 和 Execution site。

-*-*-

經常有學校帶團,由專人講解。學生都靜靜地聽著。
他們的腦袋正在忙著吸收,以後還要經過很長時間去細嚼消化呢。

走不了犯的設計:電欄前河坑


[more]
chaubo's 1st trip to Dachau : 
=== day071 - 2012年12月15日 ===
Dachau's Overview and its Stories


集中營的彩虹。你可為它無限地詮釋。
What a Contradiction.



20130130

day117 新古董屋

樓:「你估我幾歲?」

要猜香港住宅區樓宇的樓齡,其實不難:
從其外觀設計、名字 (愈浮華不明的名字愈新)、殘舊骯髒的程度中,
略可估計矗立在該處幾年了。
有時真是分不清哪些是「特色建築」,
哪些只是最普通不過的民房。

但在德國,
房子的年齡好比德國後生仔的年齡,
讓人猜不透、摸不準。
在我看來,一條街有 80% 的屋,
都擺出一副彷彿貝多芬也曾來過的老成樣子,
但牆身卻是那麼乾淨無損、顏色鮮艷、房子四平八穩,
究竟你們是在仿古裝老,抑或保養得好?

有位朋友曾告訴我,
何以這些舊樓仍能如此不可思議地新淨的謎底。


-*-*-*-

走路為何要低下頭呢?
抬起頭,才會發現身邊的美麗事 :)






一位德國朋友告訴她:
德軍在二戰開戰前,
已預計到戰火對城市的摧殘,
於是把城市的建築物逐座逐座拍下照片,
尤其是那些舊式的、建築特別的,
好讓戰後重建,重塑樓字和城市的舊貌。
這或是我目前為止所知唯一可稍為欣賞一下的德軍的行動。

所以,我們現在見到一街的「舊」樓,
很多都是在二戰後 (~1950) 依舊貌復修的「新」樓。
有些新的舊屋上,會寫上 "Seit xxxx" (Since xxxx),
閒閒地一百幾十年前。
那個遙遠的年份,
其實只是指樓的某小原本部份而已吧。



雖然努力重建復修,
但還是有很多重要的建築群永遠消失了。

對於建築物來說,
人類是「神又係你,鬼又係你」的存在。
畢竟建築物的頭號殺手,
正是一手建造它們的人類呢。



20130129

day116 飲大大杯啤酒怎少得 HB

Hofbräuhaus
每晚有不同 live band 為這間已相當熱鬧的前酒廠更添氣氛。
看著他們跳舞傻笑自己都會笑埋一份。


YYY 的黑啤;我的 Radler (~3.70/杯)
0.5L 已夠飲一晚。
即使是再沒有特別要求的團友,
也會提出「我想試飲大杯啤酒!」的建議。

慕尼黑市內有不少大型釀酒廠,
在 19 世紀初已陸續停用,
轉為餐廳、飲啤酒的地方和博物館。

今晚去的 Hofbräuhaus ,
就是其中一間旅遊超旺點,1589 年已在,
聽聞莫札特曾在這裡寫 opera;
列寧是常客;希特拉也在這裡開過會搞過活動。

或許這些晚上,
面積大如飯堂的 Hofbräuhaus 依然臥虎藏龍,
不知道啦~ 不過較能確定的是,
Kelly with her Dunkel.
這裡拿著大杯啤酒大笑的人很多、
聽著 live band 起舞的公公婆婆很多、
態度收歛的遊客很多、
似醉非醉真醉假醉的人很多。


酒量淺的我們,俾盡面也只能叫杯 0.5L Beer,
( 我那杯更是做樣的 Radler (1/2 Beer + 1/2 Lemon) 而已" )
啤酒配個 Bavarian 地道豬手晚餐、白腸加薯仔沙律,
在這德國味道濃郁的酒舖裡,
氣氛的感覺比食物的味覺更良好呢。

-*-*-*-

我也是第一次吃 Bavarian 傳統甜點:Kaiserschmarrn (蘋果醬 pancake) (右)。Lecker! :D
這種老式酒廠的 menu 都是手繪的~~
Hofbrauhaus 網頁內已有餐牌,可先睇餸。
-*-*-*-

HB 在二樓保留了一部份前釀酒廠的樣子供參觀。
想先參觀再晚餐的話要早點來啊,展覽時間為 09:00 - 17:00,免費入場。


放工加入晚餐的 Phoebe :D
看,她那大大啤酒杯中的只是果汁。弱雞。



[more]
Hofbräuhaus
address : Platzl 9, 80331 Munich
tel : 089 290136100
opening hours : 09:00 - 23:30



20130128

day115 :::法國篇::: Ciao Paris! I don't like you!

法國也貫徹了「到埗必陰、離開必晴」的定律。
Dear Paris :
你有你的浪漫,我知道,
不過你的人實在太無禮貌了!
我先後在你那裡遇過三個搶錢黨:

簽名黨 = 簽名後逼你捐錢給食物
手繩黨 = 突然有繩圈著手織手繩
童黨 = 地鐵上偷我銀包時被人喝住,然後扮好執返銀包俾我

在火車站羅浮宮cafe與餐廳...........
遇上態度惡劣又不勤力工作的職員,我不喜歡被人挑戰 EQ。

最後,你記住要保養好自己呀,畢竟你老了,很殘了。
我十年內如無必要都不會回來找你喇!

Bye Paris! Ciao!
I don't like you! 

No Love, 
chaubo
-*-*-*-

背囊上的爬山鞋不停在踢人。
不過即使我對巴黎不留戀,
旅程完結時始終會有「哇吓,咁就玩完?」的少許失落。

回程時,人與物都 double 了。
由出發時一個人一個大背囊;
到回程時兩個人兩個大背囊 (都是我的)。
多了第 3 位德國團友 YYY 同伴回慕尼黑 :D :D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火車上六小時,做了個小計:
此趟巴黎六日旅程,共用了 ~500euro
(對我來說算豪洗的了 @_@")
200euro = 住宿
120euro = 來回火車
80euro = 市內交通費
100euro = 食野買野
________________
500euro = total
聖母院橋下的車站入閘不用入票。
而大部份 Metro 車站出閘也是不用票的。
請問這是否一個漏洞呢?
未有求證但好想知!


二人回慕尼黑繼續暫逃現實;
二人回港繼續現實。
我們四人這幾天都是買 RER 13.30euro/10程 車票,
共買了 6 次 = 79.80euro。
這種笨笨的一次性「小飛飛」,飛來飛去,
絕對是造成巴黎地下鐵這麼不乾淨的原因之一。
很蠢的設計。一小張入完一次閘就沒用,也不回收,
所以大家都丟到地上算了。
我第一次對亂丟垃圾的人給予一份肯定。

-*-*-*-

YYY,輪到我倆的 6 天德國旅程開始了!
六小時後,見到列車駛入寫著「München Hbf」月台,
出現了以往旅行完畢飛機降落香港機場時那種「我回來了」的安心。


btw,, 我不會再在火車上買飲品的了。
買了三次熱飲,三次麻煩:
一次茶太熱燙傷了舌頭痛了幾天、另一次全杯茶倒乾淨......
今次有進步,Cappuccino 只倒了一半。





20130127

day114 :::法國篇::: 羅浮宮「聖杯」前的人

受惠於《The Da Vinci Code》名氣的,
其中一處肯定是羅浮宮,那一點「聖杯的位置」。
又或是在老早前,大家已很喜歡湊在那兩個三角形的尖尖之間,
擺出各樣古怪 pose 呢"... ?

The Louvre





相比起走入相框內與景點合照,
我較偏好於站在景點較遠的位置,觀察遊客影相時的姿態。
站在「聖杯」前兩分鐘,
人們已繁忙地輪流擺出了不少有睇頭的甫士,幾好笑。
聖杯的吸引力啊~~

常見的有「介紹式」(左)、「指點式」(中)、「ET 式」(右).....
其實大家是不是看到聖杯了呢?在那個空氣的位置有甚麼好指著呢?
 
這男人毫不猶豫地瞓上去然後將下巴抵著尖頂的那份氣勢,我很欣賞。

-*-*-*-




比參觀大英博物館好一點,
逛羅浮宮起碼令人有「行得完」的錯覺,
不過走在那很多條掛滿油畫的長長走廊時,依然會吃不消。

羅浮宮的畫作雕像有多貴重有多神級,
反正就是「阿媽係女人」,說了浪費口水。
反而想分享一件較為「人」的事、較為「衰人」的事,
就在羅浮宮的掛衣間發生。

-*-*-*-

令人超不爽的羅浮宮參觀第一站。
排隊時,已遠望到那一行「甚麼也不幫你掛起」的標示。
大褸沒有不掛起的道理吧,我心想。
我把我那唯一一件要掛的拉鏈毛毛褸給掛衫阿伯,
他搖頭說了句「No」,
就轉頭去招呼下一位。
我問「Why」,過了良久他用眼尾瞥了我一眼,
多人如車站的入口位置。
指著另一件褸的鈕扣,說「No this, can not.」。
吓?
於是我把拉鏈拉上,再遞給他。
然後他今次眼尾也懶得望,索性和隔離的女人調位。
咩態度。
那女人又望了我一眼之後,
立即伸前去幫下一位擰衫,令我呆掉。
這種無理事件最能將我極速燃燒起來!Roaaarrrrrr~!
我也懶得理,坐在旁邊,看著下一位同樣是拿著件無鈕拉鏈褸的外國人,
拉鏈也沒拉上,那女人二話不說就收下了。
真是欠揍。
雖然這幾天已遇過不少想打的法國人,
也沒有這兩位更能激起我打人的慾望。
如有「全球最無禮貌城市人」排行榜,巴黎人必穩佔三甲無對手。

-*-*-*-


-*-*-*-



根據旅遊書介紹,
眾多展品之中有 3 件不容錯過:

The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
Venus de Milo
Mona Lisa


總算找到了 check point,行起來會有目標一點。
沒有背景資料齋睇實物的話,我只會覺得是街邊一尊壞了等丟棄的像吧 (失敬、失敬")

想看得更有 feel 一點,
建議在參觀前先上網找一下資料,
因為展品旁邊英文介紹版上的文山字海,要站一段時間才會看得完,而且未必有英文版。




1  The 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
公元前兩世紀的作品,是希臘勝利之神 Nike 的雲石雕像,慶祝他們一次勝伐。
出名位:它那迎著海風時凝結的超有動感姿態,
未損毀前右手應是舉起放在嘴邊高呼勝利。(如何得知!?)
我只知有位阿婆行得累了在石像的座基上坐了下來歇腳.........""""" 
2  Venus de Milo
古希臘最有名的雕像之一,約公元前一世紀作品,主角是愛神維納斯。
出名位:它失去的雙臂,sharp cut 切斷位反映了當時一種很精湛的雕像縫合技術。
估計原本是鉗滿了寶石及漆上顏色,維納斯應是看著左手拿著的蘋果的。(又點知!??)
3  Mona Lisa
去過羅浮宮的人,對這幅比想像中細小很多的名畫,印象大概都是這樣:
人頭、人頭、人頭和相機。
身為最接近 Mona Lisa 的人,站崗時也要擺甫士。


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的時候不禁會想:
要最清楚看到畫作雕像,其實上網就 OK 啦......
這種想法,要不得!即刪除!
否則就會覺得旅行是白走、旅費是白花的喇  *0*
找一千個理由去說服自己這是值得的吧!


三年幾前來過的記憶,
除了剩下 Mona Lisa 之外,就是這位邪惡的天使 BB。


見到這種情景,心裡就會說「係喇,掂落去啦」,
因為我真的好想看看,如果有人碰到展品,羅浮宮會有甚麼反應。
是立即響警報、整間館變紅燈然後整支軍隊拿著槍不知從哪裡冒出來圍著他嗎??
有時我真的不能分辨,羅浮宮的展品與毀了的石塊的分別。
小朋友:「媽媽,你個頭冇左喎......」
-*-*-*-

Angelina @ The Louvre
那杯 signature 熱朱古力其實就是把一整舊朱古力給溶了然後加重 cream 裝進杯子裡吧!??
一杯可以飽半日。
館內出現得最多、以及唯一肯翻譯成 10 國語言的告示。
緊急出口也只是用幾種語言寫而已。
證明在羅浮宮裡小心扒手比救命逃生更要留神。
-*-*-*-

Napoleon III Apartments
如果在「博物館」的格局中走得膩了,可以轉戰這個「皇宮」及地底的「埃及」地牢,轉轉環境。
「Dali 展覽症候群」:走入了 Melting clocks 的世界。
-*-*-*-



-*-*-*-

凱旋門上的方形橫邊,
怎麼會有optical illusion 那種不知是凹是凸的不真實 @_@
天黑了,我們來到打了全黃燈的凱旋門,
很考功夫的拍攝工程......
還是建議天光時來凱旋門影張相,
況且參觀時間不會很長,
之後再去羅浮宮,
這或能更保障有兩輯效果較佳的外觀照片。

順勢地,凱旋門之後的節目,
當然就是女人們最抵受不了的,在旁邊的香榭麗舍大道 shopping 啦...........